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近日,笔者怀着敬仰的心情拜访了抗战老兵何绍从。何老1923年7月出生,现年102岁,为云南腾冲已知在世的2位抗战老兵之一。在何老家中,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曾参加滇西抗战的经历,带领我们回顾那段烽火岁月。
抗战老兵何绍从近照
听抗战老兵何绍从讲述滇西抗战
何老原籍为四川省屏山县,1942年4月从军。作为一名运输兵,他主要负责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的运输保障。运输兵的工作,很多人以为是挎着钢枪坐在汽车上武装押运,威风凛凛,但在那时的艰苦条件下,他们更多的是肩挑背扛、人抬马驮,甚至要面临生命危险。
滇西抗战纪念馆
1944年5月滇西反攻战开始,首战为强渡怒江,仰攻高黎贡山。怒江天险,波涛汹涌,辎重运输之难不言而喻。高黎贡山更是山道崎岖狭窄,陡峭险峻,战场海拔高达3200多米,雨雾弥漫,空气稀薄,且有日军据险把守。
“当年攻打高黎贡山的时候,我们要给部队运送弹药。然而怒江边没有车,只能先让民夫搬来江边,我们再去江边拿。为躲避日军袭击,我们趁着夜色上山,路程很远,加之高黎贡山又很高,五六个小时才能上到山顶,条件非常艰苦。”据何老讲述,为保证前方部队顺利攻坚克敌,物资运输既要保证数量,又要争取速度。何绍从至今还清楚地记得:重机枪有250发子弹、轻机枪有30发子弹、冲锋枪有30发子弹……一天要运多少炮弹子弹,数也数不清。运输兵既要与天斗、与地斗,还要与日军斗,艰难程度难以想象。在高黎贡山累死、坠崖而死的骡马数以千计,大量的运输兵冻伤、摔伤。正是这些运输兵用血汗、用生命保障军需,前方部队才有了破阵杀敌的有力武器。
滇西抗战纪念馆中中国远征军使用过的头盔
1944年腾冲战役资料图
何老不仅做过运输兵,还曾被临时补充担任过炮兵和步兵,在不同岗位上参与攻打高黎贡山、来凤山、腾冲县城等战斗。腾冲战役打响后的第3天,何绍从所在部队被紧急调往龙陵,支援友军攻打松山。他们披星戴月,冒着枪林弹雨为阵地输送弹药武器及后勤补给,松山战役结束后一路追剿日军逃亡散兵,一直追到畹町。
滇西抗战纪念馆中中国远征军缴获的日军战利品
滇西抗战胜利后,何绍从参与修筑中印公路,继续为抗战出力。抗战胜利后,他离开部队,在腾冲安家落户,并在生产队当了多年的组长,带领村民搞生产。2015年,何老荣获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颁发的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”,这是党和国家对民族英雄的尊重和褒扬,他无比自豪,倍加珍惜。
作者:袁皞亮、杨奥林 部分资料来源于新华社、中国新闻社、滇西抗战纪念馆
南部战区发布
主编:汪尚建 编审:蔡梦华 责编:周自航
广盛网-广盛网官网-配资网站开户-股票配资门户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